唐松山:一个称号 一份责任
mdash;mdash;记市政协优秀委员唐松山
“我在教育这一行做了30多年,所以比较了解,想为这一行的发展做出点自己的努力。”12月3日上午,市政协委员唐松山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搓着膝盖说到。显然,对于记者的采访,唐松山显得有些腼腆。
2012年,唐松山当选第六届市政协委员,在此之前,他已经是鼎城区政协委员。在担任政协委员一职的近20年时间里,唐松山提交了近40份提案,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提案内容都与教育这行业有关。因为从唐松山参加工作开始,他便一直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从乡镇教师到区教育局副局长,让他对教育这一行有着很深的认识。
今年市政协六届二次全会期间,唐松山上交了一份名为《整合我市职教资源,提高我市职教发展水平》的提案。多年的工作和调研经历让唐松山觉得,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值得关注。
“以鼎城区为例,现在很多职教学校已有名无实。”唐松山介绍,鼎城区作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区县,职业教育一直有着很好的基础,一些职业学校办得也很有特色。可是目前鼎城区的10所中职学校,能正常运作的仅3所。
“基本都是因为受到生源枯竭的影响。”唐松山接着说到,中职学校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而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多在初中毕业后便前往大城市去打工,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的非常少,即使在有限的生源中,质量也参差不齐。再加上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教学,导致办学水平难以持续提升,在缺乏生源、自身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无法正常运转。对此,唐松山给出了这样的数据:截止2013年,全市还有47所中职学校能正常招到学生。
在唐松山看来,中职学校招不到学生,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教学硬件和软件长期得不到发展,所培养的人才无法与市场对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缺乏对中职教育的关注,甚至带有歧视性质,认为从中职毕业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唐松山认为,常德的中职教育要发展,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人才得到高质量的培养,以对接市场。
不仅是在教育方面,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唐松山同样将目光对准了城市发展。在唐松山看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然而,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大的当下,依然不能忽视发展过程中所困扰城市建设的顽疾。对于江南城区而言,唐松山认为最大的顽疾在于江南城区目前大面积存在的违章违法建筑。
今年夏天,顶着要把人烤焦的烈日,唐松山一手拿着相机,一手夹着笔记本在位于金霞大道汽车南站附近的居民区进行调研,调研的内容则是树立在此的成片的违法建筑。唐松山介绍,违法建筑在这里的严重,密密麻麻,很多建筑在建设前都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有些几层楼高的居民楼仅花费个把月就立起来了,其质量可见一斑。
“相关部门不是没管,而是管不住。”唐松山告诉记者,这些违法建筑是多年来慢慢累积起来的,有时候执法部门一来,建房的人便停工,一走又开始继续建,就这样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如果统一拆除,社会矛盾又会集中爆发,所以这里的违法建筑成为江南城区发展的一个瓶颈,既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整个城区从外观上看很是扎眼。
经过一个夏天的调研,唐松山形成了一份《处置违法建筑,切除城建毒瘤》的报告,并在今年9月鼎城区举办的一次政府协商会上作了参政发言,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
采访将近结束,唐松山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政协委员,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既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我所做的就是将所看到的、发现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给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也想通过自己的提案能切切实实解决一些与百姓利益相关的问题,做到了,我也就满足了。
(本稿源于《常德日报》,记者焦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