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委员风采>详细内容

        刘仕彬: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
        —— 记市政协优秀委员刘仕彬

        发布时间:2016-07-11 信息来源:常德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津市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仕彬,自当上市政协委员3年来,就一心将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心系“三农”,替农民多做实事、好事,受到农民的好评。

        刘仕彬出生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他将委员履职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在发挥委员作用中推进农业工作,在推进农业工作中履行委员职责。3年来,他共撰写提案6件,件件都是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所撰写。

        过去,津市农民多数以种植棉花为主,由于棉花品质达不到工业化生产新标准,生产效益逐年下降,农村不断出现抛荒现象。对此,刘仕彬多次深入农村调研,于2013年撰写完成《关于加强津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提案,并由津市市农业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试验示范改种模式供农户参考。

        如今,津市市已发展优质水稻、特色瓜果、时令蔬菜等专业大户370余户。其中,500至1000亩的种粮大户就有12户。湖南荣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通过流转土地2000多亩发展起来的,2015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进行农田标准化建设,建成1万亩双季稻示范基地。

        农民要增收,发展一个新兴产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河南省西峡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拉动”的原则,推行“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产业,2014年全县香菇产量28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

        刘仕彬从网络获此信息后,去当地进行了考察,带回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研究,认为津市与西峡气候、区位相似,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一定优势。对此,刘仕彬撰写了《关于津市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提案。建议举全市之力,扶持香菇园、双孢菇园建设,支持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开展食用菌深加工。

        提案被津市市委政府采纳,出台了《津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意见》,成立了津市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津市市农业局,刘仕彬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随后,他多次南下北上,终于引进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并于去年全部开工投产,香菇种植规模达到100万棒,农民新增收入600多万元。

        为了给食用菌产业配套,去年11月,刘仕彬又乘热打铁,成功引进民营食用菌研究所。津市市人民政府形成专题会议纪要,政府奖励15万元,国土、科技部门共投入资金45万元,支持该所建设;研究所建成后,每年提供2万棒菌种,开展精准扶贫。目前,研究所正在火热建设中。

        “每当我看到鲜红的委员证,就深深感到责任重大。这不仅是个证件,而是社会给予政协委员含金量极高的奖牌。”采访结束时,刘仕彬对记者说,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都珍惜荣誉的辉煌,也更加珍惜责任的重大。



        分享到: